今天,你低碳環保么?似乎成為了2010年新的問候語,從頭頂懸著"中國"字頭的行業協會開始,所有的人都沒有閑著,每一次的活動中,每一個的論壇上,好像都在大肆宣講著"哥本哈根精神",熱烈呼吁著"要低碳,要環保"。
在這些協會和地產企業的主導下,大到家居行業的各個領域,各個企業更是低碳不離口,讓我們看一下今年舉行的幾次全國性的家居活動:廣東三大家具展、上海世界地板大會、北京家博會等,"低碳"已經成為了一個炙手可熱的宣傳語了。小到每個品牌的賣場店面,導購員對小記的產品解說中,"低碳環保"絕對是不離口的介紹語。

環保建材標準仍未定 地產行業霧里看花
"低碳環保",就是這樣一個在一年前對大多數人來說還陌生的詞,如今已經被波及到地產行業的各領域,如門窗、空調、太陽能熱水器等。地產企業都以"低碳環保"為己任,陶瓷、衛浴等生產過程中耗能較多的企業更是宣傳要為"低碳節能"做貢獻。可是,你說你低碳,我說我也低碳,究竟誰真的低碳,可有一個衡量的標準呢?這還有待商榷。
何為低碳建材行業標準霧里看花
"霧里看花",我想這個詞應該能很好的形容當前地產行業低碳節能執行的種種標準,因為,行業中的標準現在也沒有一個很權威的衡量方法。據相關資料中介紹的,中國林產工業協會木門委員會籌備辦公室主任、國際標準秘書處秘書長吳盛富明確表示,"企業家們關于‘低碳’’所談的話題太大,在很多‘東西’’沒能量化之前,家居行業的‘低碳’’標準還出不了臺"。
雖說沒有標準,但是低碳概念卻仍在進行時,盡管大多數企業僅僅只是把低碳這個概念當做一種環保牟利的宣傳手段,但是這也不得不是企業環保意識在不斷加強的一種表現。
當人們開始關注甲醛時,于是"E0"、"超級E0"、"低醛"、"零醛"、"非醛"、"獵醛"等一些概念就開始滿天飛。如今"低碳環保"來了,企業更是覺得這是一個值得借用的概念,于是無論什么樣的活動,都往"低碳"上靠。比如,生產企業會說,降低污染、減少排放就是"低碳";流通企業會說,減少流通環節,可以節省運輸成本、減少汽車尾氣排放,也是一種"低碳"行業;消費者會說,要購買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且可長久或循環使用的產品,這就是支持"低碳"。盡管理解各不相同,但如果"低碳"的理念能夠深入人心,并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對于推動家居行業的產品品質提升,未必不是一件大好事。
從身邊做起,從自身做起,我們的面前,會擁有一片樹林、一片藍天。面對這樣的宣言,家居企業應該更多地去行動,而不是借"低碳"炒作。在沒有"低碳標準"的時候,做點實事兒,比爭論什么是"低碳"要有用得多。
|